300174元力股份:木质活性炭龙头股,业绩稳健增长
元力股份(300174):木质活性炭龙头 新能源业务驱动高成长类别:创业板 机构: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:邓永康/李孝鹏/王一如/李佳/朱碧野/席子屹/赵丹 日期:2024-03-09
深耕木质活性炭领域,市场地位稳固。公司深耕木质活性炭领域二十余年,主营活性炭产品包括粉末活性炭、柱状活性炭、破碎活性炭、超级电容炭等。
2020-2022 年公司木质活性炭产量分别达到10.01/11.31/11.97 万吨,对应市占率31.28%/32.31%/32.44%,龙头地位显著。公司业绩方面稳中有进,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9.51 亿元,同比变化21.33%。23Q1-Q3 实现营收14.78 亿元,同比增长1.97%,实现归母净利润1.74 亿元,同比增长4.49%。
活性炭下游应用场景多元化,市场发展前景广阔。活性炭最广泛、最传统的应用领域是作为吸附剂使用,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、制药工业、饮用水净化、大气污染防治、催化剂等领域。从国内市场来看,2022 年国内活性炭市场规模达到86.09亿元,根据华经产业,预计2028年我国活性炭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36.05亿元。从全球市场来看,2022 年全球活性炭需求量达到5.7 百万吨,预计2028年全球活性炭需求量将达8.6 百万吨。
打造“炭、硅“一体化,向高附加值下游倾斜。2024 年1 月,公司公告将转让持有的元禾化工51%的股权。股权转让后,公司可通过全资子公司元禾水玻璃直接向下游白炭黑业务拓展,进一步发挥“活性炭-硅酸钠-白炭黑”热能循环优势,落实“炭+硅”一体化循环战略。此外,公司积极布局药用炭、超级电容炭、竹基颗粒炭等高附加值活性炭。目前公司颗粒活性炭规划产能已达数万吨,“南平工业园区活性炭建设项目“已规划药用炭产能1 万吨、超级电容炭产能600 吨。随着高附加值活性炭产能逐步释放,公司业绩有望高增。
切入新能源碳材料赛道,高增长可期。硬碳材料方面,2022 年12 月,公司发布公告成立全资子公司元力新能源碳材料有限公司,布局储能用碳材料。公司主要采用毛竹和椰壳作为原材料,福建拥有全球最大的竹林种植面积,可大幅提高硬碳原材料供应稳定性。多孔炭方面,多孔炭与超级电容炭的工艺相通,公司现已具备400 吨的超级电容炭产能,技术积累深厚。随着下游送样测试顺利推进,公司多孔炭业务有望高增。
投资建议:我们预计公司2023-2025 年实现营收21.60、26.91 和35.40亿元,同比增加10.7%、24.6%和31.6%;实现归母净利润2.41、3.06、4.08 亿元,同比增加7.4%、26.8%和33.2%。当前股价对应2023-2025 年市盈率分别为21、16、12 倍,考虑公司活性炭和硅业务业绩增速稳定,硬碳和多孔碳业务打造新成长曲线,维持“推荐”评级。
风险提示:活性炭下游需求萎缩,新能源材料产品验证不及预期,市场和技术竞争加剧的风险。
元力股份(300174):国内木质活性炭龙头 硅碳+硬碳打造第二增长曲线
类别:创业板 机构: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:曾朵红/阮巧燕/陈淑娴 日期:2024-01-30
国内木质活性炭龙头,“炭+硅”产业双轮布局。元力股份成立于1999年,聚焦于活性炭领域,创始人卢元健出生于化工世家,率先突破磷酸法工艺,进入快速扩张阶段,22 年市占率提升至30%+。公司传统业务为活性炭、硅酸钠及硅胶产品,20-22 年实现营业收入11.4/16.1/19.5 亿元,同比-11%/+37%/+21%,实现归母净利润1.3/1.5/2.2 亿元,同比+135%/+37%/+48%,业绩实现稳健增长。
粉状炭市占率超30%,颗粒炭开启高速增长。公司为木质活性炭龙头,具备技术、品牌、市场优势,主要销售产品为粉状炭,应用于食饮领域,下游需求分散稳定,23 年国内需求约30 万吨。公司规模效应领先,23年实现出货11 万吨,且地处闽北,原料资源充足,打造成本优势长存,毛利率维持30%,远超同行盈利水平。此外,煤基炭应用于环保领域,下游需求更为广阔,23 年国内需求约55 万吨,公司针对性打造竹基颗粒炭,具备环境友好特点,替代煤基炭大势所驱,23 年实现出货1 万吨,同比翻倍增长,盈利水平优于粉状炭,未来几年预计保持高速增长。
硅碳CVD 法实现突破,多孔碳需求空间广阔。硅基负极可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,22 年国内总出货1.6 万吨,未来随着快充、4680和半固态的放量,行业需求预计快速增长。22 年底,Group 14 采用多孔碳作为骨架,利用CVD 法将纳米硅储存在骨架中,大幅减缓硅的膨胀问题,加快硅碳量产进度。而多孔碳作为工艺的核心,技术壁垒相对较高,公司与头部电池厂深度绑定,已完成500 吨产线建设,24 年实现百吨级出货,25 年实现千吨级出货,产品单价较高,盈利水平优于主业。
技术成本持续突破,静待钠电规模放量。聚阴离子具备成本优势,我们预测量产后成本0.30-0.35 元/wh,24 年或迎来经济性拐点,25 年或开启小规模放量(10gwh+),26 年或大规模放量(50gwh+),钠电池负极主流使用硬碳材料,24-26 年对应需求1/3/10 万吨。硬碳工艺核心在于炭化和纯化,与活性炭具有技术相通性,公司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,与头部钠电厂商深度合作,规划产能5 万吨,24 年预计出货1000 吨。
此外公司布局超级电容炭,目前产能400 吨/年,领航国产替代化生产。
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:我们预计公司23-25 年归母净利润为2.5/2.8 /3.5亿元,同比+10%/+15%/+23%,对应PE 为21/18/15x,给予24 年28 倍PE,对于目标价21.7 元,首次覆盖,给予“买入”评级。
风险提示:行业竞争加剧、新技术放量不及预期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。
说明,文章数据引用权威财经媒体,比如东方财富网,新浪财经等。